随着互联网、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,线上支付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支付方式,其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之一就是“快捷支付”。然而,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“快捷支付”不熟悉,相关风险不了解的情况,通过各种诈骗手段窃取资金,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【案例简介】
1.不法分子骗取验证码等敏感信息
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客户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手机号等信息,开通客户银行卡快捷支付服务,在客户收到开通快捷支付验证码后,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各类工作人员骗取验证码,随后迅速窃取客户银行卡资金。
2.利用手机木马拦截验证码短信
不法分子冒充淘宝买家,获取到卖家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银行卡等信息后,给客户手机上发送木马程序,客户受骗安装木马程序后,木马程序将自动拦截开通快捷支付验证码短信,不法分子通过该方式窃取客户的银行卡资金。
【案例分析】
上述案例中,由于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,导致不法分子窃取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,后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开通快捷支付交易,最终使金融消费者个人权益受到损害。
【风险提示】
1.妥善保管个人信息。不要在陌生网站上或给陌生人提供过多个人信息,特别是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
2.注意公共网络安全。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进行交易时,避免访问敏感个人信息,公共网络安全性较低,容易被黑客窃取个人信息。
3.绑定专用的银行卡。使用专用的银行卡绑定快捷支行功能,不要存入大量的资金。根据自身的需求开通支付限额,减少资金损失。